经过长时间的炒作之后,人工智能的热度似乎出现了转折。如今,我们越来越多地在媒体头条上看到关于“人工智能泡沫”即将破裂的讨论。市场上怀疑情绪日益高涨,许多公司都在疑惑这项技术最终能否证明已投入的巨额资金是物有所值的。
但个人认为,有一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炒作过后会如何?当媒体关注和投资者热情降温后,人工智能的发展轨迹将如何变化?人工智能被誉为颠覆性技术,但其潜力是否足以支撑其生存并蓬勃发展?
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媒体狂热是把双刃剑
首先,必须提到的是,过去几年媒体对人工智能的广泛关注对该行业而言可谓喜忧参半。
一方面,这股热潮打开了众多大门,帮助项目吸引了原本难以触及的投资。开发尖端技术离不开雄厚的资金支持和专业人才。随着炒作吸引了新资金和人才涌入这一领域,这两方面都变得更加容易实现。
然而,同样的炒作也导致了所谓的“人工智能贴标”现象,即公司利用人工智能的标签来吸引资金和关注。但实际上,这些公司几乎不使用这项技术或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些夸大其词的行为往往导致期望落空,损害了投资者与整个人工智能界之间的信任。
人工智能媒体热度下降远非终结
有一个被称为“加特纳技术成熟度曲线”的概念,它用于追踪新技术趋势的兴衰起伏。根据这一概念,在过度期望的顶峰之后,随着兴趣和热情的消退,通常会迎来一个急剧下降的阶段。而根据加特纳公司于2024年6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达到了期望的顶峰,这意味着我们即将迎来下一个下降周期。
很难说是什么因素会触发这一下降周期,但无论原因是什么,这并不意味着这项技术本身的前景变得黯淡。它只是意味着“人工智能”这个词将不再被滥用。人工智能泡沫的问题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有太多项目打着“人工智能驱动”的标签来吸引投资者,而实际上这些项目与真正的人工智能关系不大。
因此,当泡沫破裂时,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的终结。相反,鉴于人工智能已经在电子商务、医疗保健、银行业等多个领域证明了其价值,这项技术只会继续发展。即使一些不太可行的人工智能项目被淘汰,真正的人工智能产品仍然能够提供切实的好处,并继续创造利润。
过往技术泡沫描绘出积极前景
严格来说,人工智能当前的发展轨迹并非科技市场的特例。我们之前已经见证过类似的泡沫。以3D打印为例,它曾是2015年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尽管随后的几年里炒作热度有所下降,但该技术本身仍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发展。到2023年,3D打印市场规模已超过200亿美元,并有望继续增长。
人工智能完全有可能遵循类似的发展路径。迄今为止所取得的里程碑式成就,特别是在编程等领域,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炒作。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负责人马特·加曼(Matt Garman)预测,人工智能可能在几年内取代大多数开发人员,这一预测有一定道理。人工智能系统已经达到了初级甚至中级开发人员的编码水平,但由于科技界一些人不愿意接受这一变化,因此这一点并未得到广泛讨论。
尽管如此,技术进步本身是不容置疑的。即使炒作驱动的投资枯竭,那些能够创造真正价值的项目仍将继续吸引资金。银行业合规中的人工智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这个领域,适当的人工智能应用可以节省大量资源。特别是对于无法承担庞大合规团队的小型银行而言,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将带来巨大的帮助,并值得投资。
超越炒作,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炒作平息之后,人工智能的未来依然乐观。媒体关注度注定会起伏不定,这就是事物的运作方式。但我认为,炒作平息后的阶段并不会标志着人工智能的终结,相反,它将迎来一个稳定期。人工智能技术将继续成熟,并在实际应用中找到立足点,这一次,它将因为正确的原因而受到关注。